车牌杂谈
当前位置:主页 > 沪牌学堂 > 车牌杂谈 >
浅谈上外牌的上海车
时间:2009年03月02日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浏览:

一、现行游戏规则

1. 国家规则:

从机动车辆流动性考虑,只对车辆户籍在所在地登记,并没有对车辆驻在和行驶区域作出限制

2. 上海的游戏规则:

a. 付钱给你户口;
b. 不付钱,你拿外地户口。
c. 不与国家规则相违背,不能对外地车辆入沪驻在和行驶进行总体限制;
d. 通过地方政策,对外牌进行有限时间、有限地域的限制。

小结:

1. 应该说与国家总体政策相比,上海的游戏规则在某些程度有打擦边球之嫌。但这个并非在机动车管理领域仅有的,事实上作为直辖市、最大的开放城市,上海在很多方面都有这个情况,见怪不怪。

2. 但该政策增加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,并不得民心。

3. 外牌车在沪行驶,只要遵守D项,至少目前仍是规则范围之内。

4. 上海对d项增加任何进一步限制都会谨慎而行,步步为营,因为需要考虑到民声、其他省市的反映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反映。


二、外牌的原因

1. 没钱;
2. 有钱但认为没必要;
3.对上海游戏规则强烈抵触

但以上三项都是相对的,关键取决于牌照的成本,假设拍照费用只在3000以下,以上原因基本都会消失。

三、外牌具体情况

可分为四种情况

a. 很多时间不在上海行驶(上海规则不适用)
b. 在上海行驶,但与规则相符,比如不需要在高峰时间上高架(遵守上海规则)
c. 即便天天要高峰上高架,仍然上外牌(无视上海规则,存侥幸心理)。
d. 临时来沪车辆

对于四种情况应该区别对待。

第一种不算严格意义上常驻上海外牌,也算打擦边球;属于可理解现象。

第二种属于规则内的,无可厚非。
 
第三种情况是典型的不按游戏规则玩的,正方喜欢把这个叫素质差,反方则称之为“与不合理规则的斗争"。个人认为,对这种情况立场决定观点,上外牌的兄弟如果和沪牌的兄弟换一下车,恐怕观点也会互换。

第四种情况不在本文讨论之列,但临时性入沪外牌应算最普通现象。

四、外牌车的素质问题

1. 关于外牌车违章多还是本地车违章多,没有绝对统计,大家都在凭主观感觉说话;

2. 可以料想的是,从绝对数量上来说,本地车辆违章会多于外地车辆,因为车辆总体基数大,尚不包括违章频率较高的出租、公交和土方集卡等;

3. 外地车辆违章相对比例应该较高,原因:

a.缺乏监管(电子警察无效)
b.缺乏有效的事后追踪机制

以上两点原因也是为什么给人感觉外牌违章、逃逸比较多,因为缺乏足够的约束。但这个不是车牌的问题,而是开车人的问题,对于驾驶者约束的减少才会导致违章逃逸的增加,简单的例子

例1. 沪牌车到外地常抱怨超速被罚(为什么会超速?,因为不了解可能存在的监管,以为不受约束)

例2.在有警察管理的路口,无论是外牌还是沪牌都不会轻易违章(违法代价可见)

例3.最简单的例子,网上不少同学发帖抱怨过被撞逃逸,很多逃逸的车都是沪牌(自以为趁着夜色,牌照不会被看清,因而没有约束)。

小结:

所以,关键问题在人,而不在车牌。对人的约束减少了,违法违章的事情才会增加,毕竟我们国家还没有到全民自觉的程度。

最后打个比方,某素质高的上海车主,如果有人送您一辆新的外牌奔驰你要不要?假设您要了这辆车,你会素质很高的开着它,说明外牌本身不是问题,即便是外牌,车主素质未必不好;如果您素质很差的开着它,那就是您的问题了

五、外牌在上海行驶的合理性问题

尽管如上所述,如果遵守规则,在合法性上应该没有可质疑的地方,但从合理性上主要还是牵涉到两个费用的问题:

1. 养路费问题

理论上养路费是全国通缴通用,但事实上外牌车主要占用了上海道路资源,养路费交在上海更为合理。

但实际问题是养路费如果不交当地,验车可能有问题。所以,如果没有这个实际问题,大多数外牌车主应该把养路费交在上海。

2. 贷款道路通行建设费问题

这个问题有点争议。理论上来说,驻沪外牌长期使用由贷款建造的高架路桥,像沪牌车一样缴纳贷款通行费并无问题。但大部分外牌车主认为,缴纳可以,必须给我不限时上高架的权利。沪牌车主认为,路桥建造费用并非仅来自于贷款建设费,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拍牌费。

个人认为,逻辑上使用高架路桥应该和是否拍上海牌没有关系,但事实上如果确实拍牌资金用于建造路桥,从实质公平的意义来说,对外牌的适当时间限制属于可接受范围。

六、严打外牌的后果

问题一,怎么严打?

外牌所能采取的行动仅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,所以要全面开禁是不可能的;增加外牌限性时间区域将会增加擦边球的危险性,并引起周边省市反弹。

所以,从长期角度来说,只能加强外牌违章的监管,包括当场监管和事后追查和其他类似环保标志之类的限制措施。

问题二,严控外牌是否真的有利于民?

严控了外牌,路上车辆是否就会减少,违章车辆是否就会减少?

假设,外牌不能进内环(先姑且不论实际上是否实行),短期内有减少内环内车辆流量的作用,但长期效果则是:

a.所有新购车辆均上沪牌;

b.现有常驻上海外牌想法设法置换车辆换成沪牌(JS纷纷出动)

不用一年、两年时间,内环内车的总数又会恢复原先水平。同时,拍牌人数会增加几倍,导致拍牌成本上升到50,000以上(现在已经差不多了)

此外,减少外牌数量并不等于必然减少违章。让我们看看高峰事后的高架就知道了,这时候忽略不计少数外牌,在沪牌车中我们在大多数拥堵路段还是很普遍看到插队、抢挡、实线变道等等。只有在有电子警察有监控的地方,比如沪闵转内环、延安隧道、南北转延安几个地方,才鲜有人违章。

所以,在无法立即提高人的素质的情况下,有效加强监管、建立有效的、长期的、可执行的跨省区违章监管制度才是正道。

完了,最后说一句,屁股决定脑袋,有时候大家需要把屁股放到对面去想一想问题 。